当前位置: 首页 > 云南国际认证联盟专栏 > 提升质量供给水平 提振消费信心

提升质量供给水平 提振消费信心

来源:认监处    时间:2017-01-11        浏览次数:


 

提升质量供给水平 提振消费信心

——云南检验检疫局2016年“同线同标同质”行动计划实施纪要

 

为落实中央关于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战略,挖掘和扩大出口企业的优质产能,提升国内食品农产品生产体系整体水平,365bet官方直营积极落实质检总局和认监委的工作部署,开展了“同线同标同质”行动计划,帮促出口食品农产品企业实现出口内销的“同质同价”“优质优价”。

一、“同线同标同质”的背景及意义

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出口企业通过国际经济贸易合作,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和科学管理经验,建立了现代化食品加工厂,严格按照国际食品安全和质量标准生产,赢得了世界各国消费者的好评。但是近年来,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由于外需不足,汇率波动,原料价格、劳动力成本上升和融资困难等原因,造成出口乏力。因此,推动实现出口食品企业内外销“同线同标同质”生产,是落实国家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促进提升国内食品供给质量,满足国内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

云南省农产品出口额每年近30亿美元,位列全国前列,占云南全省出口总额的15%左右,是云南省第二大类主要出口产品。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出口经营队伍实力较弱。各类大宗出口农产品均存在龙头企业少,产业聚集效应不强的问题;其次,农产品认证率低,获出口备案及国外注册数量少,限制了部分企业参与农产品出口;再次,大多数出口农产品精深加工程度不高,附加值低,价格受国际环境影响波动较大,没有形成品牌效应,市场认同度仍需要提高。

“同线同标同质”即出口和内销食品农产品在同一生产链条生产,即相同的种养殖基地、水果包装厂和食品加工生产线生产,按照出口和进口国/地区相关技术法规和标准生产,达到相同的质量水平。该要求是2014年,国务院克强总理为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出口、内销产品存在差别甚至歧视的关注,促进境外消费回流而提出的。

“同线同标同质”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线企业内销产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来自获得出口备案注册且有实际出口业绩的企业;二是出口企业通过自我声明承诺按“同线同标”要求生产;三是出口食品生产企业获得第三方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认证,出口农产品种养殖备案基地、注册果园和包装厂等获得GAP认证。截至20165月底,而全省获得GAP认证的食品农产品企业25家,其中出口企业仅6家。

二、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开展情况

积极组织相关企业参加了国家认监委组织的推进“同线同标”生产管理、促进出口企业内销转型升级发展,助推云南出口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实现“同质同价、优质优价”。

20159月,在云南国际认证联盟协调下,云南局推荐5家出口备案企业,参加了国际贸易学会国际品牌中心主办的“供港生鲜招标发布会”。云南局代表直属检验检疫部门做了“共铸信任基础感受云南味道”的专题发言,对香格里拉保鲜松茸及冻干产品、建水酸甜石榴、高原特色蔬菜、云腿月饼等高原优质食品进行了重点展示,获得参会嘉宾的特别青昧,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都做了专门报道。

20163月推荐多家出口备案企业参加供港生鲜北京展销会,云南高原特色果蔬鲜品成为北京供港生鲜实体店的优质货源。20166月,由云南检验检疫局主办的出口企业“同线同标同质”推介会在第4届南博会滇池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行,出口备案示范企业、三同企业应邀参展,并帮扶勐海七彩云南茶厂的普洱茶产品成功入选钓鱼台国礼品牌。近期,云南局还将举办出口备案注册企业“同线同标同质”电商采供对接推进会,积极引导三同企业与精品云南·一县一品”“阿里巴巴·昆明产业带”“一心到家”等电商平台或实体零售商线下对接、线上入围

云南的野生菌对重金属的富集性有别于人工菌,虽然出口产品没有遭遇限量超标的问题,但是不符合国内《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的相关指标,因此在国内贸易中,因野生菌重金属超标的问题,产品质量常常遭受质疑。鉴于国内标准高于国外标准的情况,云南检验检疫局积极沟通协调,20166月得到国家卫计委的复函,明确《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不适用于野生菌及其制品,并受委托制定《野生菌重金属限量》的地方标准,极大促进了“同线同标同质”高原特色产品更好的统筹国内外两个市场。

作为“同线同标同质”计划的发起省份之一,云南生态环境良好,资源优势明显,食品农产品出口正逐步向高原特色资源集约化深加工转型升级。为切实发挥职能作用,365bet官方直营认真履职,主动作为,经过摸底调研,推荐审核,90家出口备案企业成为示范企业,名录实施动态管理,不能持续满足要求的企业将取消系统公示,并把示范企业推荐在“阿里巴巴·昆明产业带”上线。推动“三同”工作列入《云南省质量强省发展规划(2016-2020年)》(云政发[2016]81号),推动红河、昆明、临沧、迪庆等州市出台“加强认证认可工作的实施意见”的相关奖补办法,对三同获证企业实施财政奖补,政策支持落到实处。

实施“同线同标同质”行动计划以来,云南检验检疫系统,先后帮扶“红河天第”“红河和源”“江城绿色版纳”“版纳印奇生物”“保山山葵”等企业,针对国内市场开发适销产品类别,并针对高端客户的需求,获得清真认证、森林认证、HACCP认证;获得中国以及欧盟、美国、日本的有机认证。帮扶文山市苗乡三七制定并开展原料有毒有害物质残留监控计划,合理确定产品残留检测项目,降低企业负担等。云南的三同产品获得国际国内客户的认可,产品已销往国内一二线城市,初显三同平台的品牌推广、市场营销的推动作用。云南新海丰集团的深加工罗非鱼产品,内销从10%增长到40%;红河和源高原特色农产品内销部分达到60%;香格里拉的松茸通过电商等方式,内销产品达到50%,平均价格优于出口产品。

三、云南“同线同标同质”下一步开展计划

    1、以外向型龙头企业为核心,共同在农产品食品的种养殖、生产、运输、贮藏、出口流通及市场销售等产业供应链上推进国际认证标准管理,与中检集团积极协调,在不增加企业负担情况下, 完成同线同标企业的22000认证与HACCP认证的转换,帮促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及国内外市场同线同标生产,实现质量及效益一体化发展。

    2、加强相关部委的请示沟通,进一步争取对云南外向型高原特色农产品企业的相关政策的扶持;协调省市县各职能部门,落实对相关企业的配套政策及服务措施支持,争取财政资金的支持以及奖补办法的出台。

    3、遵循市场和自愿互利的原则,协同督促及组织好第三方认证机构及技术专家对出口企业提供有效的业务指导、培训、宣贯,对拟加入和已经加入“同线同标同质”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企业,提供政策支持、技术支持、资金倾斜。

    4、落实监管责任,与食药监、质监、农业、商务等部门共同促进出口企业诚信生产经营,严格按认证标准进行供应链管理,履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共同推进“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打造良好的质量安全公共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