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川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葡萄种植面积18.37万亩,年产量44.8万吨,年产值30亿元,葡萄产业成为宾川县农民脱贫致富的重点产业,也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首要支柱产业。为促进当地高原特色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外贸经济发展优势,大理检验检疫局机关党支部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结合党员占全单位人员比例达90.91%的实际,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促进外贸发展中的战斗堡垒作用,突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践成效,党员干部做表率,全局上下齐协力,采取七大举措持续推动宾川国家级示范区建设提质增效,力促葡萄扩大出口。
一是集中开展业务调研。多次与商务、海关、农业等部门深入田间地头和企业生产一线,与政府部门召开座谈会,开展联合调研,及时掌握情况,分析形势,共商对策,解决实际问题,拓展产品出口渠道。
二是强化质量安全风险监控。增加经费投入,发挥技术优势,重点对消费者普遍关注的农药、重金属、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问题开展质量安全风险监控,并根据监控结果有针对性调整检验检疫监管措施,确保出口产品质量安全底线和管得住、放得快。
三是加强日常监管帮扶。对新增出口葡萄业务的企业加大监管帮扶力度,对种植环节农业化学投入品使用和包装加工环节运行有效质量安全体系进行重点监管、指导,对前三批次出口葡萄实施加严抽样送检措施,确保出口葡萄质量安全符合进口国标准。
四是加强疫情监测。在示范区范围内连续开展检疫性实蝇、斑翅果蝇等重点疫情监测,准确掌握疫情动态,科学指导疫情防控,及时消除疫情风险隐患,确保出口葡萄符合进口国检疫要求。
五是大力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在强化企业自检自控和实施严密监管的基础上,加强风险分析评估,采取分类管理、无纸化报检等措施,推行“即报即检即放”模式,缩短检验检疫流程时长,加快出口放行速度,实现便捷高效通关。
六是拓展葡萄出口通关渠道。积极与省内外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建立合作机制,借力口岸功能,加大工作力度,以出具供货证明的方式为宾川示范区葡萄打开另外一条出口通道,促成宾川葡萄大量从磨憨、深圳、厦门等口岸调供出口。
七是实施“示范区提升工程”。以源头无隐患,管理无盲区,投入无违禁,出口无障碍为目标,对示范区实施动态监管和常态化指导,推动宾川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现代化管理平台建设,确保示范区建设“七大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
截至2017年8月31日,大理检验检疫局以受理报检和出具供货证明两种方式,促成宾川示范区鲜葡萄出口109批次,14701吨,货值4907.8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65.9%、38.6%和51.4%,增长幅度较为明显;产品出口越南、泰国、印度、孟加拉、斯里兰卡等国家,出口国别有所增加。宾川特定的气候环境条件和现代科学规范种植技术的推广运用,使宾川葡萄呈现丰产性好、果大均匀、整齐度好、色泽鲜亮、固形物含量高、糖分丰富、耐贮藏运输、商品性好、季节优势明显等特点,使宾川葡萄出口具备了一定的优势条件,大理检验检疫局机关党支部将持续关注出口葡萄的情况,加大工作力度,在实践中检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效,努力促进大理州高原特色农产品扩大出口。
欢迎访问365bet官方直营 您是本网站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365bet官方直营 地址:昆明市滇池路429号 邮编:650228 电话:(0871)64631119
滇公网安备 53011202000098号
ICP备案编号:滇ICP备05003411号
网站标识码:bm3129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