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面围绕云南“三个定位”,组织开展全局工作
(一)切实转变观念,改进作风,深度融入云南发展战略推动事业发展
围绕“三个定位”,全面贯彻落实王勇国务委员“四个更加”要求,针对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在“实”字上下功夫,动员全局“解放思想抓落实、紧扣发展抓落实、转变作风抓落实、强化协作抓落实、突出重点抓落实”,把工作深度融入到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云南“三个定位”中,切入到云南各项发展规划建设中,“忧百姓之所忧、急政府之所急”,以新思路、新视角去思考、谋划和推动全局工作,体现检验检疫价值和地位。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更加重视和支持检验检疫工作,打开了工作新局面。
(二)着力推动辐射中心检验检疫能力建设,突破事业发展困境
积极寻求突破云南局长期以来“底子薄、基础差、发展慢”现状,依靠总局、财政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指示精神专题调研,抢抓机遇,迅速跟进,围绕“三个定位”核心要求,组织编制《辐射中心检验检疫能力建设规划》,研究提出11个重点建设项目,获得财政部和总局批准实施三年规划建设,并争取云南省政府配套支持,抓紧推进实施,对全局根本扭转基础薄弱现状,参与和服务辐射中心建设将起到重大、积极推动作用。
(三)全面从严治局,依法治局,努力提升工作效能和水平
深入推进“三个质检”建设。向法制要效能。推行权力清单及责任清单制度,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开展“六五”普法宣传教育和法治培训,强化执法检查,督促“一审双查”问题整改落实,统一规范执法、业务工作,提升执法水平,防范执法风险。向科技要效能。贯彻检验检测资源整合部署,先行先试,将分支局41个常规实验室整合为20个,搭建起集团化检验检测机构框架;组建市场化公司,参与全省食品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任务,为社会提供便捷高效的技术服务;“进出口食品中尼古丁含量的测定”等一批科研项目获奖等次、数量实现历史性突破。信息化不断加强,实现检测数据“大集中”和有效利用,“公众在线服务平台”全面应用,日均申报量达3000余单。向管理要效能。从严治党,落实两个责任,清理办公用房820.95平方米,推进公车制度改革,严格落实八项规定;创新开展业务督察、党风廉政、审计、干部考核“五位一体”综合巡视工作,形成监督合力;从严管理干部,严把选人用人关,倡导团结干事良好氛围;创新培训机制,组织32名骨干“上派下挂”,提升能力素质;开展内设机构调整,理顺职能职责,强化管理职能和协作。局机关和7个分支局保持全省文明单位称号,11个单位和7名个人受省部级以上表彰。
二、深入开展“四个调查”,探寻破解边境管控历史难题
立足云南边境“无障”“有边难防”特殊现状,主动开展“四个专项调查”,推动解决非法入境偶蹄动物难题,对边境动物疫病防控发挥积极示范作用;推动解决边贸出口商品质量问题,助推云南外贸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推动解决边境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保障消费者健康安全;推动解决边境外来有害生物防御难题,促进云南跨境农业合作,服务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探索推进“疏堵结合”边境质量安全监管模式,寻求破解难题与促发展的有机统一。
三、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力促云南外贸转型升级发展
(一)让改革的红利惠及广大企业
制定实施支持云南外贸稳定增长和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转变职能”的多项措施。加大简政放权,依法依规取消和调整行政许可事项,优化工作程序,简化备案、注册手续,试行采信第三方检测结果,推行风险分级和企业分类管理,科学设置检测项目,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落实企业第一责任人责任。
(二)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认真贯彻国务院《落实“三互”推进大通关建设改革方案》等政策措施。推进区域检验检疫一体化。在全省实行“三互、三通、两直、四统一”,使企业享受“地点可选择、时间可预期”个性化服务;在滇粤两地及长江经济带12个局实施直通放行,并保障了“滇新欧”咖啡货运专列的顺利开通。深化关检合作促进便利通关。与昆明海关签署《全面合作备忘录》,打造升级版关检合作新机制,10月河口口岸率先全面施行“三个一”快速通关;参与云南电子口岸建设。大通关服务平台项目上线运行;推广通关单无纸化联网核查。
(三)提高服务发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立足云南区位优势和特色产业发展。服务云南重点规划建设。落实总局对南博会及中石油炼油项目等多项优惠政策,实施“一站式”“零等待”服务模式,保障重点项目实施;协调解决昆曼公路“通而不畅”、湄公河水果“双向贸易”等政策支持,打通与周边国家贸易通道。推动特色优势产品扩大出口。推动建成8个、面积101.43万亩的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面积位居西部前列;对出口烟草创新监管模式,出口量连续10年位居全国首位;应对香港《规例》,指导云南供港蔬菜基地顺利通过香港食环署检查;强化技术支撑,促使日本解除对松茸“命令检查”和墨西哥对辣椒进口限制,云南食品农产品出口连续多年居西部首位。推动扩大周边国家农产品进口。推动建成19个进境植物及其产品指定口岸和1个进口冰鲜水产品指定口岸,扩大边境口岸功能;开展周边国家输华农产品风险分析,促成老挝、缅甸6种农产品获得检疫准入,开辟外贸新渠道;探索实施进口水产品快速放行模式。
(四)提升进出口质量安全水平
深入贯彻中国质量(北京)大会精神。推进大质量工作机制建设。与有关部门联合开展“双打”、边境走私、进口医疗器械执法检查和进口汽车后续监管等活动,提升执法合力;联合开展“质量月”“3·15”等活动,向社会公众开放检测实验室,提升社会质量意识,推动质量共治。促进云南产业转型升级。推行“一厂一策”“一品一策”监管方式,帮扶小微企业提升产品质量;联合商务等部门成立云南国际认证联盟,为外贸提供国际质量认证服务;推进以出口机床产品为重点的工业品质量示范区建设,引领产业发展。严把进出口产品质量安全关。加强口岸查验和监管力度,检出不合格货物6603批次,货值3.86亿美元;推行边民互市进出口商品电子化管理,实现边贸“全申报、全备案、可追溯”;开展“清风”行动、目录外商品监督抽查等工作,“抓质量”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提高。
(五)保障国门卫生安全
推进和完善“3+1”联防联控体系建设,加强边境和跨境疫情疫病监测和分析,开展应急演练,7月及时发出预警通报,妥善处置登革热、恶性疟疾等疫情。截获有害生物600种、19483次,同比增长8.30%和23.91%;传染病监测发现病例1.28万例,同比增长24.51%。防控体系建设常态化防控长效机制初步形成,应急防控机制有效运行。
欢迎访问365bet官方直营 您是本网站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365bet官方直营 地址:昆明市滇池路429号 邮编:650228 电话:(0871)64631119
滇公网安备 53011202000098号
ICP备案编号:滇ICP备05003411号
网站标识码:bm31290001